有拆的膽量

高凌宇宣教師

說到提升讀經品質的四字法門──「聽、思、拆,建」中的「拆」,筆者以為這是最能考驗讀者學養的一環,「拆」的能力似乎與年齡成反比,年紀愈長,固有觀念與認知就更加根深柢固,拆的膽量也小。可是,「拆」是基督徒窮一生學習的功課,保羅勉勵羅馬的信徒「不要效法這個世界,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,叫你們察驗何為上帝的善良、純全、可喜悅的旨意。」(羅 12:2)拆卸昨日的老我,才
能蛻變得更像基督,這是「成聖」的不二法門。


基督新教視舊新約聖經是信仰群體的唯一正典,《舊約全書》中 39 卷書,來自猶太教的聖經《塔納木》的 24 卷書,原文用希伯來文和亞蘭文撰寫的。而《新約全書》的 27 卷書是公元 397 年舉行的迦太基會議時正式確立。兩部份的原文文本相當統一;不過,在翻譯的過程中,譯者往往受到本身的信仰傳統與文化背景影響,還需要對應讀者的處境而作出調適。例如中文和合本及英王欽定本(KJV)等多個版本中,雅歌 2:1 及以賽亞書 35:1 中的「玫瑰」,原文是草原上的小花(藏紅花或秋水仙),原文的編修者旨在讚頌曠野中綻放的小花之美,筆者認為譯者用上「玫瑰」是出於文化考量,卻給了讀者「豔」的意境,失去原文的「優」。


除了譯本上的限制,聖經神學的演進也影響到讀者對經文的理解。以創世記的第一、二兩章為例,讀者必須認清摩西沒有目擊創造的過程,他是按上帝的引導,彙編當時的口傳神話與傳說而成;若把這兩章視作科學文獻,必定製造出許多難以圓說的論述。事實上,近年教內對這兩章的理解,也有翻天覆地的改變,九零年代之前,大多數牧者從人的本位出發,按字面來詮釋,認為這個世界是上帝「為」人而造的,意味著人對大地的「管理」就是享用與消費,充其量鼓勵大家「用」得有節制,人類儼如大地的中心,萬物皆為人服務,無形中為人與人、國與國之間的掠奪與戰爭背書。近三十年,強調要從上帝的本位出發,從創造者的角度進行詮釋,認為人的被造只是上帝全盤創造的一環,上帝、人與萬物形成一個三角關係,人的犯罪拖累了其他沒有得罪上帝的受造物,人從管理萬物的優差,變成汗流浹背,才得糊口的勞力活,人們的肆意開墾、砍伐和破壞,進一步破壞了上帝的傑作,人類的消耗力比大自然的復原能力更大和更快;所以,人要認罪悔改,修復與上帝的關係,再用行動去彌補與人、與萬物和與環境的關係。


筆者無意質疑文本的真確性,而是強調文本只有一個,蒙上主保守而流傳至今;真正難控的是人們的詮釋,一萬人就有一萬個「真相」,怎樣詮釋才算合宜呢?怎樣解讀才能貼近經文的真義呢?除了前文提到的聽與思之外,我們必須保持開豁的心胸來讀,摒棄唯我獨尊及獨攬真理的態度,切忌轉牛角;各人必須認清自己必定有所短缺,一定要虛心聆聽他人的批評與解說,對自己既有的看法,作好隨時「被拆」再建的準備。筆者不鼓勵隨波逐流、朝秦暮楚式的釋經,即使是曠世權威也有其釋經立場,不宜照單全收,各人仍要經過慎思細考,對自己的詮釋負責,要經得起批判,也有認錯的勇氣,「虛心的人有福了!因為天國是他們的。」(太 5:3)

二零二三年六月十八日